[時事] 文化長河 2012-05-12 福船手作

RTHK-文化長河(第3輯-山川行)-07-福船手作
2012-5-12


[轉載/Youtube]第七集 《福船手作》
國際學術界普遍認為,從宋朝冊封福建海神媽祖、木船製造技術、鄭和下西洋等都在證實,福建是人類海洋文明發源地。
在福建寧德市漳灣鎮歧後村的海邉,有40多個人,默默承傳著祖先留下超過650年歷史的傳統手造木船技藝,這技術傳男不傳女,這裡的師傅全都姓劉,彼此既是師徒,又是父子­叔姪。
據漳灣岐後村劉氏族譜記載,劉氏先祖劉帝美公,明朝為避戰亂,從閩南駕海船逃難到寧德,定居下來造船傳藝,流傳至今已經26代。【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】始於唐朝,是­人類造船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,艙與艙之間互相獨立,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結構形式,碰到石頭,只有一艙裂掉,船不會沈沒,大大提高航海的安全度,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­2010年,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"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"。
在未有飛機丶陸上交通又未成熟的年代,船是遠洋運輸的唯一工具,漳灣在鼎盛時期曾生產官船丶近300噸的木帆船等,現在廠內製造的木船,主要給養殖戶及近海漁民作業用,最­大的約長14米。
傳統福船的設計充滿玄妙,內裡藴藏十二生肖,古老福船,是老師傅的回憶,年青師傅的夢想。老師傅年輕時都製作過鄭和下西洋款式的大型福船,但後來大船轉用鐵殼,年青師傅都­沒機會學藝,大家渴望在老師傅退休前,有人再訂製傳統福船,讓老師傅將技術傳授,不要讓造船的古文化失傳。很多老師傅幾代人都在船廠渡過平淡的人生,造了幾百條船,卻從來­沒有出過海,到60來歲體力衰退,從工地退下來後,留為紀念的就是手上滿佈的繭。
新船下水是團結時刻,全村師傅都放下手頭工作來幫忙,齊心合力解決問題。漳灣的船是踏實的幹活船,特色是樸實無華,從這條水道出去,就開始討海的一生,大家放爆竹激勵,就­好比一個木頭壯丁的成年禮。
木頭,也許從未想過離開山,但變成船的一部份之後,卻渡過了遨遊四海的一生。

Popular Posts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