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時事] 香港故事 2012-03-12 百年商埠

RTHK-香港故事(第19輯)04-百年商埠-2012-3-12


[轉載/Youtube] 百年商埠

二十世紀初,中國戰亂頻繁,香港則在政局及經濟上相對較為穩定,因而為南來香港的商人及本地創業家製造了不少商機,使香港由開埠初期的一個小漁港逐漸發展成一個小商埠。

1905年在香港創立,一直經營至今的腐乳店,是其中例子。店鋪當年設在最繁盛的油麻地,由於戰前香港生活窮困,勞苦大眾只能以豆腐花或腐乳佐飯,令小小腐乳店大有可為。­直到七十年代製造業蓬勃,腐乳仍舊是工廠工人午餐的至愛。

事實上,上世紀二十年代至戰前出現的商鋪,多以糧油食品為主。1932年,以便宜租金在旺角開業的醬油店,主要售賣用來製作婦女產後食品豬腳薑的甜醋,因受惠於戰後急升的­人口急升,分店越開越多,直到七、八十年代。

另一間在戰前成立,生產西式麵包及餅乾的麵包公司,早在太平洋戰爭時,因生產軍用食糧而建立品牌,其後主力生產麵包逾半世紀,其藍白格仔包裝,成為不少香港人的成長印記。

日常食品以外,香港戰前的商貿活動亦離不開中成藥。 開埠初期,醫學並不發達,很多英軍來港後即因病死亡,死亡原因,被認為是由於當時所謂的「山嵐瘴氣」加上水土不服所引致。而一瓶據說使用後可避免因「山嵐瘴氣」而引起不適­的藥油,便足以在上世紀的香港及國內流行一時。

戰前中成藥在香港發展蓬勃,另一原因是很多華人到外地謀生。華人無論是出洋打工時作為傍身之用,或自外地經香港回鄉探親時作為「手信」,都令中成藥的需求大增,當中的「白­鳳丸」與「驚風散」品牌,更遠銷海外,攻入印尼市場。

早年中成藥的宣傳手法亦別具特色,不單利用貼街招及在大廈外牆髹「灰水廣告」作為宣傳;甚至有藥品透過兼售當時流行的粵曲唱片來推銷男女補藥,此推銷手法能夠成功,原來與­當年男女大眾的娛樂消費模式相關所致。

除中成藥外,飲補酒補身同樣在戰前流行。當年以製造「五加皮」及「玫瑰露酒」聞名的酒業公司,紥根香港超過百年。在上世紀四十年代,特意請來紅伶梁醒波唱歌宣傳,一句深入­民心的詞與調,竟令「半邊鷄」一語成為補酒的代名詞,也可以說是開創了廣告歌的先河。

Popular Posts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